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二舅母王氏给大舅母胡氏使了个眼色,在旁边亲亲热热的开口:“喜春,要说还是你这命好,你看看,咱们这几家就只你嫁得最好,你这几个表妹们怕是没这福分了,当年啊你们宁家可比不得陈家,还是你外祖母非觉得这后生好,一门心思把你娘嫁过去,这才有了你们宁家如今的富贵呢。”

  陈氏:“提这些陈年旧事做甚。”

  喜春温顺的听着,轻声细语的:“二舅母说得极是,我们一家都感念外祖母当年的慧眼如炬,这不,每回我娘过来从不空手,无论糕点瓜果,肉糖果脯的,只要外祖母外祖吃得下的,对身子好的,莫说我娘,就是我也不会吝啬那一二的。”

  “我们都如此了,只怕两位舅母平日里照顾外祖母更是贴心了,事无巨细,无敢不从的。”

  这两位舅母甚么性子,喜春早就听陈氏说起过,自己的嘴都不够的,哪有贴别人的道理,陈家这些舅舅姨母,当真说起,也只得陈氏与两位出嫁的姐妹尽了心。

  王氏脸上躁得慌:“那是那是。”

  她一夸,喜春就夸她,王氏也做不出当着众人的面儿哭闹不休那一套,人都是如此,哪怕过得再差,当着一母同胞的兄妹们面前也是要几分薄面,争那一口气的。喜春把她架这么高,王氏就没脸说家贫的话。

  过后也没给喜春甚好脸色就是了,喜春也不在意,吃过了酒席,又回房同老太太说了阵儿话,见她饭量还算可以,安歇下来后这才出了门。

  王氏把在房里的事跟胡氏说过,胡氏这会儿见了喜春可就没收礼的客气了,只随手指了陈荷作陪就不理了。

  喜春寻了两位姨母表妹说了阵儿话,在院子里没见着周秉,一问才知道他跟宁乔带着几个孩子去山脚下玩去了。

  所幸没事,喜春给帮忙收拾的陈氏说了声儿也寻了去。

  只她还没到,半路上就遇到了他们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除了兄长宁乔外,三哥宁元也抱着大妞,带着子仪一起。

  三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实在叫人忍俊不禁。

  回去时,家中上下已经收拾妥当,登门的四邻亲朋们也都相继走了,只剩下自己这一大家子。

  有了喜春在房中的打岔,胡氏王氏没明白着说要叫他们出了老太太身后那摊子的花费,陈家大舅家房舍不多,略坐了坐,陈氏就带着一大家子家去了。又叫喜春几个回家中住上几日。

  喜春手头事多,哪能住上几日的,只周秉身子不好,今日连着赶路,喜春担忧他身子受不住,这才应下回去住,且她也有一桩事要讲。

  夜里,用了晚食,陈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利落收拾好灶房一应。

  “娘,大嫂二嫂快些来坐。”喜春话落,大哥宁书就看了来,抢先说道:“妹子,你大嫂近日忙着的,子仪还得她照看,没功夫跟你去府城。”

  喜春道:“我可不是说这事儿。”

  喜春说的也是石炭买卖的事儿,她是想叫娘家把石炭买卖的事儿接下来,就只管着县里。“这可是独一份的买卖了,我也不叫你们白做,只需跟别家一般从周家拿了石炭的货,回来后自己在铺子卖,盈亏自负。”

  亲兄弟明算账,喜春不可能白给娘家一应备齐,就跟何家等一样,宁家人中要有这个本事,铺子自然经营得红火,那外头不知道多少商户要想做这个买卖,喜春这也算是拉拔娘家了。这是她自己谈下来的买卖,喜春提拔娘家也不觉得亏心矮一头。

  喜春原本是属意四哥做这个买卖,她与四哥宁乔关系最好,也偷偷找他说过,但宁乔不喜在铺子里的差事,他更喜欢四处寻摸采药。

  宁乔不干,二哥宁为有一手医术,能接受的也只有大哥三哥两个了。喜春叫他们先好生想想,想好了再上府城来,教他们如何挑选石炭,开铺子。

  周秉没事,喜春次日就打算走了。

  “昨日才到,好歹得住上两日啊,你这甚么买卖这样忙的。”陈氏留人。

  喜春瞥过正在喝粥的几个小的,目光放到正喝汤药的周秉身上,认真讲道理:“娘你看看我家那个,肩不能抬手不能提,我家当家的不行,可不得叫我多忙些。”她还约了何夫人谈正事呢。

  陈氏道:“你少瞧不起人了,女婿只是现在不行,又不是以后不行了。”

  庄户人家出的秀才娘子声音可不小,周秉黑沉的眼在碗中墨黑的药汤汁上扫过,阖上眼,一饮而下。

  作者有话要说:  都别叫我,我听不到。

  ☆、第 53 章

  从古自今, 就没有当老的犟得过小的,宁家也不例外,喜春应下了待节下便回来多住上几日就带着人匆忙走了。

  陈氏不到二十就坐上了秀才娘子身份, 在四邻村落里还是头一份, 人前向来端庄大方,从不肯说一句闲人是非,人后贤惠顾家, 教导子女,尽心尽力,目送女儿女婿一家坐了马车远去, 半晌立在原地。

  宁父宁秀才背着手:“还杵着做甚, 人都走了,快些去烧壶水泡药叶子, 女婿出身富贵, 昨日起家中都泡上的茶水, 一日不饮药叶子, 着实叫人不习惯。”

  陈氏没留下女儿女婿, 眼见出嫁前性子温顺的女儿成了如今这般风风火火, 一副干练精明的模样,心里早就七七八八想开了。

  一个人的性子十几年下来早就定了型儿, 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若是当真改变了,只能说明发生了天大的事叫她不得不改变了原本的性子,变成最需要的性子来。

  有几个在外头干练精明的女子不是一肩挑下了许多事, 吃了许多苦的?

  陈氏一颗心又酸又苦,宁父偏生还没自觉的使唤她,陈氏心头郁结难消, 把手中的桌布狠狠一扔:“烧烧烧,自己不会去烧啊!”

  宁秀才几十年被好声好气的捧着,头一回被当面下脸子,整个人都没回过神儿来,瞪着眼:“反了反了,你就是这样伺候夫君的?”

  陈氏挺了挺胸:“我就是往日对你太好了的。”

  喜春哪里知道家中父母拌起了嘴,她约了何夫人谈正事,一大早就出门了,在她身后,周秉着一身常服把人叫住。只说了三个字:“我行的。”

  只三个字,莫名的带着几分委屈来。

  喜春急匆匆出门,等坐在了何夫人对面儿,才蓦然有些领悟了他这话。

  他这是听到了前两日她们母女的话了吧?

  “这家铺子里的熟水味儿好,比茶点更适合我们女子,我把地儿订在这间茶坊里,夫人觉得如何,要是吃不习惯,我们再换一家。”何夫人开口。

  喜春捧着豆蔻熟水喝上一口,迎面甘甜清香,比之茶水来,更适合女子口味儿些,她摇摇头:“这就极好的。”说着喜春四处看了看,问:“怎的没见着何小姐?”

  何夫人可是亲口说过要带着何小雅理买卖事宜。

  “你也不是外人了。”何夫人道:“前日夫人走得早,许是不知那沈姨娘在下晌与诸位夫人们闲谈时透露了些口风,说已经为沈家公子挑了一户贵重的小姐。”

  喜春脑子里还有着沈凌送二位嫂子下马车时夹着屁股走路的模样,“哪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