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章(1 / 2)





  “这种话之后不要乱说了,这次可多亏了她。”

  这是另一个村里人唐大柱,也是老三届的学生,比刘娟唐家宝还要大上两岁,已经二十七八了,家里孩子都三个了,这次决定参加高考,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了。

  “嗯,不过唐红似乎真的赚了不少钱啊!”连招待所都能不开介绍信就住啊!

  好吧!这是充满羡慕语气的刘娟,已经完全没有了嫉妒的情绪。

  唐糖在旁边听着,再看那边几个知青也是一脸的感恩,顿时就有种女主小弟的感觉了,果然,别人高冷是高傲,到了女主那就成了面冷心热了,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唐红确实帮了他们,他们三观正常,所以自然认为她是好人。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现在还是看看房间的分配问题吧!虽然总觉得接受“情敌”的帮助很羞耻,但她会把朱爱党‘还’给唐红的,不是吗?

  上了二楼,唐糖和刘娟分到了一间房,唐家宝和唐小武唐大柱一间,剩下的一间给了几个知青,虽然有些挤,但之前的那个小姑娘又给他们抱了几床被子过来,都是吃过苦的人,有的住就满足了。

  眼看已经到了中午,几人拿了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开始吃饭,知青们在他们那屋没有出来,大家也都和他们不熟,就没有叫他们,唐糖和刘娟去了隔壁唐家宝他们屋,五个人一块儿就着咸菜吃了午饭,然后就离开招待所,去看考场去了。

  县里有好几个考场,把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室都占光了,他们几个并不在一个考场,唐家宝和唐小武都在一初中,唐大柱在实验小学,唐糖和刘娟也很幸运的被分在了一起,都在一中。

  分别看了考场,认了下自己的座位,唐糖和刘娟就准备回招待所再看看书了。

  回去正好碰到也要回去的唐家宝和唐小武,一初中和一中离得不远,就在一条路上,几人就一块儿回了招待所。

  看了一下午书,刘娟一边感叹着还有好多不会,一边又拿出了干粮来,准备吃晚饭了,唐家宝已经打来了热水,几人把杂粮窝头泡进热水,又就着咸菜吃了,一顿饭就又对付过去了。

  唐糖就的是小鱼干,刘娟知道这是朱父朱母怕唐糖撑不下来,给她加的营养餐,在唐糖要分给她的时候拒绝了,不过唐糖还是坚持每人给分了一个。

  吃过饭后几人又要继续看书,唐糖在屋子里转了一会儿消食,刚才吃饭的时候凳子太低,窝着肚子了。听唐大柱说实验小学的课桌凳子都是小号的,他一个大男人坐那都伸不开腿,唐糖一阵庆幸,幸亏自己被分到了一中,一中都是高凳子,要不然,窝着坐两天,她这特殊时期,还真是不方便。

  消了食,唐糖就有些瞌睡,但看着刘娟还在看书,甚至还时不时的问她一两道题,就不好意思先上床睡,跟着熬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打起哈欠,刘娟见了,忙催她先睡。

  唐糖实在是困了,挨着床就睡着了,不知道刘娟对着数理化又钻研了半夜,几次想叫她都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觉得内容标签标什么曝光度比较高?你们都是怎么找到这篇文的?

  ps:小天使们如果之前没有评论的,也不要补分了,我手机发文的,也删不了评论,但我怕被举报刷分啊≧﹏≦

  ☆、高考

  第二天一早,唐糖他们就起床了,洗漱过后,一行人就在招待所旁边的一家国营饭店吃了饭。

  对于这难得的一次奢侈,刘娟表示要在高考期间好好补补。不过一起的只有唐糖刘娟,还有唐家宝和唐小武四人,唐大柱以他的考场太远的借口,提前走了。

  刘娟悄悄跟唐糖说,这是因为他们家孩子多,负担重,不舍得花那几分钱的饭钱。

  唐糖手里倒是有二百来块钱,是之前结婚时候的聘礼和陪嫁,这么长时间她一直在村里待着,还没来得及花,想要开口说她请客,但想想唐大柱一个大男人,肯定不愿意,又只得罢了。

  吃过饭就去了考场,到了一中,刘娟和唐糖不在一个考场,就分开走,两天的时间,由于人多,考完两人也没有特意一块儿走,都是直接回去招待所的,于是以后就饭也不在一块儿吃了。

  唐糖一下子就松了口气,她实在是不想和那么多人一块儿吃饭,他们都是带的咸菜豆酱,只她一个人带的鱼干腊肉还有加了花生的大酱,明显的比其他人的伙食要好,在一块儿吃,真是让唐糖挺尴尬的。

  不是唐糖小气,要吃独食,而是这个时代的粮食金贵,肉更金贵,一般人都不会在吃食占别人便宜。

  唐糖的伙食明显是家里人特意给孕妇准备的,他们就更不好意思跟她抢吃的,让谁谁都不吃,唐糖一个人吃着,实在是尴尬的很,后来两天分开吃,也让唐糖松了口气。

  唐糖记得,据后世统计,这年的高考,全国约570万考生,录取却不足三十万,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按分择优录取,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可能你并没有报。由于十年动荡造成的知识分子严重断层,师范专业优先录取。

  第一天先考的是语文,卷子一发下来,唐糖就先翻了翻,发现和后世的高考卷子比起来,这题量简直少到令人发指。

  语文一百分,句子改错十题,十分,作文九十分。题目:《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

  唐糖觉得这卷子,她要还能考不好,简直就是对她智商的侮辱。真不知道,这十年里,学生们到底都学了什么?就这样还录取率百分之五,还大多有人不及格。唐糖只能说,这动荡的十年,实在是让很多热爱学习的人,错过了太多东西。

  之后的的考试,也都很是顺利,数理化简直简单到不要不要的,数学的十道大题,前八道一百分,后面两题是附加题二十分,不记入总分,据说是大学选系的参考。

  考点主要是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复数和二元方程。唐糖觉得就是后世的初中生,也能考的不错。

  就是碰到政治的时候,有些头疼,即使看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本,看到考卷的时候还是有些懵,一些特有名词让人头大,碰到不确定的,又不敢胡乱写,生怕碰触到禁忌,后来只得空了两题,估计顶多能够及格。

  考完最后一场后,到处都是哀嚎声,那些都是知道自己考不好的,唐糖也发现,这时候的考生,还真是就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的,因为她做完题后,四处扫一眼,每次都发现周围的卷子还是一片空白。怪不得都说,这一年能上大学的,可能成绩并不多好但都是绝顶聪明,并且特别爱学习的。她终于知道这个成绩不好的程度了。

  第二天考完天色已经不早,若是回去,到家肯定就要天黑了,唐糖这个孕妇,肯定不能走夜路回去的,于是就决定第二天再走,好不容易来次县里,顺便还能再买些东西回去。

  刘娟听唐糖要买东西,也动心了,就让唐家宝先回去,她和唐糖第二天再走。于是出了考场,他们就直奔商场去了。

  这会儿的商场还叫百货大楼,说是大楼,其实也只有两层,不过里面还真是百货具有。小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大到衣服鞋帽,还有各种小家电,什么都有。

  不过转了一圈,唐糖就失望了,因为她发现她基本上什么东西都买不了,因为她没有票啊……

  来县里考试的时候朱母就给了她两斤粮票,说是朱明芳省下的,一定要吃好,可别累着她孙子了。

  两三天才给两斤粮票,能够吃吗?唐糖想着自己好像也有粮票,再看朱母一脸心疼的模样,就没要。

  回去翻来自己的粮票本,才发现竟然有差不多五百斤的全国粮票,这让她很是吃惊。

  回想一下原主的记忆,才发现,一般各种票证都是城里人才会发的,农村人没有,都是自产自销,但学生除外。

  上了初中就能够每月领二十九斤粮票,高中三十一斤,另外还能每月领三块钱的补助。

  原主领的钱和票从来没有给过家里人,每月还从家里带干粮咸菜回学校,存下的粮票还能时不时的买斤点心吃,因为省内的粮票都有使用期限,所以每年用不完的粮票就换成全国通用的。

  回想到这里,唐糖有些脸热,后娘对她这么好,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了,原主竟然还玻璃心的认为后娘不是好人?果然文艺青年的想法她这种正常人不懂――忘了说,唐糖在被政治折磨的头大的时候翻了原主的记忆,虽然很多都已经淡掉了,却还有好多忧愁的文艺诗词在记忆里游荡,那些都是原主偷偷看的……

  好了,回归正题,她知道买东西要票,可她不知道现在基本上什么东西都要票啊!她刚才看了一眼,发现买什么东西都要有什么票,什么东西没有发行对应的票的话,就要有工业票,就是酱油,也是要酱油票才能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