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1 / 2)





  陈艾琳笑嘻嘻地接过试卷:“厉害了梦言,棒棒哒!”

  许梦言无奈,“行啦别拍马屁了,快写吧。”

  隔了一个走廊坐着的男生见状也把自己的物理册子递过来:“许梦言你顺便帮我看看这道题吧。”

  小麦色的皮肤上是一双笑得弯弯的眼睛,高鼻梁窄脸下巴很有立体感,帅气的长相笑容干净阳光,是大多数女孩子都会喜欢的类型。

  这男生不是程息则又是谁,会和程息则成为同班同学,许梦言真是万万没想到……

  大概是中考成绩变了,即便和前世一样在明成高中,分到的班级却不同。

  上辈子她在9班,这辈子在3班。为此她还特意去9班看过,发现里面的学生也不再是原班人马,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她们高一段开学已经一个多月,明成高中不愧是市重点,教学进度比其他高中快了好几倍,短短一个月课本已经教一大半。但教得快不意味着老师将知识点随便带过,相反明成高中的老师讲课都非常有条理。言简意赅抓重点,能自学的部分就让他们自己理解,就是可怜学生们一刻都不能松懈。

  不过据说重点班1班早就把整本书学完,他们班的理科老师课上已经开始讲一些偏向奥赛的题型来开拓学生思维。

  “许梦言,有人找!”

  教室后门的两个男生大概是天天被外班来找人的麻烦,早就懒得亲自去传话,直接坐在位子上喊。

  程息则问她的题目有些棘手,她刚给他讲了一半,听到后排男生不耐烦的声音,不得不站起来。

  “抱歉我去看一下,大概是我初中同学。”

  “好的。你快去吧,我自己顺着思路想想。”

  许梦言从后门出去,没有看到杜罗洁的人影,反倒是许久不见的谢星望靠在教室后门的墙上,冲她臭着一张脸。

  “唉?谢星望?”许梦言笑道,“好久不见啊。”

  “你也知道好久不见?”谢星望冷哼,“我不找你你就不准备见我了是吧?”

  这个暑假他似乎又长高了几公分,走近的时候,许梦言发现自己居然要抬着下巴看他了。谢星望五官明明没有怎么变,却已经和当初的“正太脸”完全联系不起来。

  “这不是看你们1班每天都忙得不行吗?”许梦言看到以前的老同学,心情还挺好的,即便对方一直臭着脸,她也不介意笑脸相迎,“上次实验课路过你们班,下课时间居然全都在低头写作业!桌子上的书有那么高!”

  她瞪圆了眼睛用手比了比,憨态可掬的样子他也摆不出脸色,随着她也笑了。

  和程息则英朗的帅气不同,谢星望眼睛大,还唇红齿白的,他一笑,就有些惊艳。

  “行了,活宝吧你?”他收起笑容,抿着唇顿了顿,“我看了新一期的《漫k》,你还在画漫画?”

  许梦言也惊讶了,一脸“你居然会买这种杂志”的表情,看得谢星望有些不好意思,他侧脸躲开她的眼睛,不太自然道,“偶尔也想看看漫画放松下。”

  可以,没毛病。

  许梦言坦然承认,“还在画啊,我今年的计划是将《灵知》完结。”

  “你…别因为画漫画影响学习。”

  “知道啦知道啦,”许梦言知道他是好意,倒没觉得反感,“我有分寸的。”

  又说了两句话,似乎也找不到话题了。他瞥了一眼面前的女生,又移开视线,像她一样看着不远处操场上打篮球的学生。

  虽然开学以后许梦言没有找过他,但是他经常在教室里看到她匆匆路过去上实验课。刚军训完她变黑了很多,现在白回来不少。

  原本齐肩的头发开始变长,被梳上去绑成马尾,额角却还有些细细的碎发,可爱的翘着。

  十月份s市依然很热,她却在蓝白的夏季校服外面套了一件米色的薄衫。

  教室的空调太冷了吗?

  谢星望想。

  许梦言也意识到似乎没话题说了,气氛有些尴尬。正想着说点什么,教室后门就开了。

  是程息则,看到他们站在门口还愣了一下,随即转头对许梦言说,“许梦言,我解出来了,你帮我看看答案是不是8m。”

  “哦好啊,你等我下。”

  程息则有意无意地看一眼谢星望,嗯了一声,带上门回教室。

  “要上课了,我先回教室啦,”她对谢星望说,“你也快回去吧,别迟到了。”

  “嗯,”谢星望淡淡应了一声,“刚刚那个,是不是一中的?”

  “是啊,原先13班的程息则,没想到和我一个班,以前一中的我们班就我和他,”许梦言说,“你们班有一中来的吗?”

  “大概有吧。”他随便敷衍道,“我走了。”

  “嗯嗯,下次聊。”

  许梦言回了教室,陈艾琳就凑上来,“哎!一班的谢星望诶!你居然认识他?”

  “我们是初中同学啊,”许梦言看她一脸八卦的样子,有些莫名,“怎么,你有兴趣?”

  “这种高岭之花,不敢不敢,”陈艾琳摆摆手,一副无福消受的样子,“他刚才居然对你笑了,我听1班的说他都不跟女生说话的。”

  “他以前就这样,我俩是前后桌还算好,不过后面座位分开也很少讲话了。”

  “他来找你干嘛?”

  “谁知道呢,大概太久不见叙叙旧吧。”许梦言在草稿纸上写完最后一道步骤,答案出来,她侧身对程息则说,“对的,是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