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科举之路第104节(1 / 2)





  说句不太好听的,这有点越俎代庖之嫌。咳咳,当然整个成朝都是天子的,天子做什么都可以。

  可是这种举动,让太子好尴尬。

  这事该是太子的活儿啊。

  太子跟太子妃感情不错,两人育有一子,而之后太子侧妃生下来一儿一女,太子良娣生下了一儿子。

  天子为皇长孙挑选伴读,然而其他孙子的伴读之事,天子提也未提。

  家中有适龄孩子的官员们,最近都老实做人,唯恐自家孩子被选上。

  有些甚至动了把孩子暂时送出京的想法,但也只是想想,随后就掐死了这个念头。

  得有多蠢,才能犯在刀口上,嫌死的不够快吗。

  这些官员愁死了,太子都没个着落呢,这就又把皇长孙推出来,他们不想下注啊。

  现在的日子挺好的,他们不想改变。

  然而任凭京官们如何哀怨且不提,家中有适龄孩童,所谓适龄,是根据皇长孙年纪定的,皇长孙今年七岁,所以伴读人选的适龄就是最小六岁,最大九岁。这区间的,都算适龄孩童。

  霍英自然也去了,他们一大群孩子被带入东宫。

  天子没有出现,他们只在东宫正殿里拜见了太子殿下。

  那是霍英第一次对太子殿下有较深的印象。他仗着人小,又在后面,偷偷抬头打量。

  对方二十七八,留着短须,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眉眼还算温和,但外扩的颧弓给那张脸添了几分凌厉。

  太子殿下坐在条案后,静静看着他们,没有表情,没有言语,足足过了一刻钟,霍英腿都麻了,才听见头顶传来声音。

  “带他们去偏殿。”

  一旁的公公应声:“是。”

  皇长孙已经穿戴整齐的坐在偏殿中,他们没有看到太子妃。

  偏殿内只有两个宫人,和守门的两个小太监。

  太子身边的公公对皇长孙道:“小殿下,您的伴读候选人选都来了,太子让您看着选。”

  “本殿知道了,你先出去吧。”小孩儿声音稚嫩未脱,但语调却有些冷。

  第106章 伴读风波

  偏殿里安静极了,十几个世家子分成三排,等距离站开。

  殿内萦绕着不知名的香味儿,霍英动了动鼻子,感觉还挺好闻。

  他眼珠子不安分的转动,偷偷打量殿内的陈设。角落的柜子上放着精美的花瓶。然而花瓶虽美,不往里插点鲜花可惜了。

  右边靠墙的地方放着一个多宝柜,上面放着精美的小摆件,每一样都看的出来价值不菲。

  皇长孙面前的桌案上,摆着笔架笔洗,玉狮子镇纸,霍英觉得那玉狮子雕刻的可好看了。

  而皇长孙的左手边,还有规放的整齐的书籍。以及左前方有一个金漆的牡丹花圆盒,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你叫什么名字?”

  霍英左右看看,然后发现其他人都在盯他,他才意识到皇长孙在跟他说话。

  霍英眨眨眼,慢吞吞道:“霍…英…”

  皇长孙小眉毛微拧:“霍二将军的嫡子?!”

  “你上前来。”

  霍英:………

  霍英吸了吸鼻子,从人群里走出去,对皇长孙抱拳:“霍英见过殿下。”

  皇长孙矜持颔首:“嗯。”

  霍英在皇长孙面前站好,没多久,皇长孙又点了一个大孩子,对方自报家门。

  年九岁,正四品京官,鸿胪寺卿嫡次子,蒋名。

  皇长孙利落的敲定了伴读人选,就让其他人回去了。

  霍英回家之后,就被霍大将军叫去了书房。询问他进入东宫之后发生的事。

  霍英没有隐瞒,一五一十都说了。

  霍大将军面露沉思,别看鸿胪寺卿是正四品京官,但是成朝官员的权力大部分集中在六部和内阁,说句不好听的,礼部,鸿胪寺,太常寺三个部门的功能其实有大幅度重叠。但礼部的权力就占了六七成,剩下几成,鸿胪寺,太常寺才能分到。

  而值得一提的是,太子侧妃是礼部侍郎的嫡女,礼部侍郎的地位仅次于礼部尚书。

  太子妃则是国公府的嫡女,太子当初就是拉拢了勋贵和文官的势力。

  现在皇长孙挑选伴读,霍英代表武,蒋名代表文,也算文武双全了。

  霍英懒得想那么多,他站累了,在桌边坐下,拿起一块糕点吃。

  霍大将军还在问:“你们被领到偏殿,就只有皇长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