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科举之路第70节(1 / 2)





  秦秀生被问的晕头转向,刚回答完这个,那个又问过来了。

  秦遇和他娘回到家,没多久秦崇恩和族长他们也过来了。

  一群人坐在院子里说着话,凳子不够,其他人就站着,问秦遇在青溪书院的种种。

  张氏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怎么看也看不够。

  儿子比以前更俊了。

  脸上好像没以前有肉,瘦了些。

  在外面肯定是没过好,以前儿子还抱怨金陵的饭菜不合口味。

  ……眉眼更好看了,跟一副画似的。

  秦秀生跟秦遇打了声招呼,回到家,难得得了跟秦遇类似的待遇。

  他的爹娘都上前拥抱了他,他娘抚摸着他的脸,眼中都是对他的思念。

  “比以前精神多了。”他爹感慨道。

  秦秀生笑着点点头:“我在外面过得挺好的,遇弟对我很好。”

  “秀生哥,听说金陵那边公子哥儿多,你们过去,没被欺负吗?”一个比秦秀生小几岁的男孩儿问道。

  秦秀生想了想:“还好吧,他们挺讲道理的。”

  众人半信半疑,秦秀生没这个话题多说,而是演示自己学的拳脚功夫,众人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走了。

  黄昏时候,其他人都走了,张氏围着围裙,给儿子做饭。

  秦遇接过她手上的活,“我来吧。”

  张氏不允:“你刚回来,哪让你干活。”

  秦遇莞尔:“我只是好久没给娘做一顿饭了,不知道手艺生疏没有。”

  张氏心尖一抖,眼眶就红了,她坐在灶膛边烧火,头低低的。

  家里备着活鱼,秦遇麻利的处理了,腌料调味儿的时候就道:“我现在已经在书院学习了两年,明年能顺利升到甲级,再读一年,我就去参加会试。”

  他讲起书院的规定,书院的考核,书院的奖励,还说起书院的宽广,和藏书室的藏书丰富。

  “我现在手里攒了不少钱,明年再努努力,应该能再多点儿。”

  张氏静静听着,她为自己这么优秀的儿子,感到深深的骄傲。

  只是骄傲之余,又忍不住落寞,她的儿子越来越出色,会越飞越高,离她也越来越远。

  可她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她只能目送自己的儿子远去。

  她不能当一个自私的母亲,拦住儿子前进的步伐。

  儿子的声音在耳边,却又好像变得缥缈,遥远。她的心像浸入了水里,越来越凉。

  忽然一方手帕擦在她的脸上,秦遇叹了口气,眼里有显而易见的心疼:“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娘,等我过两年安顿下来了,就把娘接到身边。以后再不必忍受分离之苦。”

  张氏浑身一震,不敢置信的望着他,仿佛秦遇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

  秦遇失笑:“娘莫非以为儿子是那种,长大了就不管娘的人吗?”

  “我和娘相依为命,在我心里,娘非常重要,让娘一个人在老家,儿子心里也是愧疚和想念的。”

  张氏鼻翼起伏,眼睛一闭,眼泪啪嗒就掉下来了,她抬手捂住脸,不过这一次,她却是喜极而泣。

  一瞬地狱,一瞬天堂,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张氏知道儿子未来的规划里有她,整个人都神采焕发,秦遇再说起书院的事,她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询问几句。

  秦遇做了三菜一汤,两个荤一个素。

  秦遇给他娘夹了一块鱼肉,“尝尝,看我手艺退步没有?”

  张氏吃下,连连点头:“还是跟以前一样好。”

  秦遇也跟着尝了尝,发现鱼块炸了之后,回锅调汁儿时,时间没控制好,有点软了。果然手艺还是生疏了。

  饭后,母子两人在堂屋说话,手边放了零嘴儿,张氏平时不吃,这个时候会吃点儿,主要还是给儿子剥瓜子。

  秦遇劝了两句,劝不动,只好算了。

  张氏问道:“以后,你安顿下来了,咱们这院子卖了吗?”

  “还有那个豆腐铺子。”

  秦遇摇头:“留着吧,就当是后路了。”

  张氏想想也对。

  她兴致勃勃道:“你以后要是在京城定居,也不一定是京城,不管你去哪里,娘都跟着去,到时候娘租个铺子,继续卖豆腐豆干,能挣一点是一点,免得你养家压力大。”

  “做豆腐辛苦,以后不做了。”秦遇温声道:“以后儿子养着娘,儿子会努力的。”

  “那你别太累了,还是身体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