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科举之路第16节(1 / 2)





  待夫子走远了,刚刚还老实安分的人立刻过来围住秦遇。不外乎就是夸他厉害的,任凭夫子怎么考,他都回答得上来。

  秦遇笑笑,没有多言。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好。

  他若顺着其他人的话说,有骄傲自大之嫌。他若保持谦虚,难免又让人觉得虚伪。

  既然怎么说都是错,那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方式。

  事实证明,他这般做法是对的,其他人说了一会儿,见他没接茬,识趣地散去了。

  秦怀铭和赵锦堂拉着秦遇往外走,两人比秦遇还激动,一人一句恨不得把他夸上天。

  秦遇脸色微红:“你们再夸下去,就羞煞我了。”

  “我们说的是实话嘛。”赵锦堂嘻嘻笑:“行啦行啦,我们不说了。”

  秦怀铭低声道:“遇弟,按照你现在的学习进度,我估摸着翻年后,你应该能升甲班了。”

  赵锦堂羡慕坏了:“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升甲班。”

  秦遇看向他,真诚道:“很快就会的。你把那些话本都收起来,不要浪费精力。”

  赵锦堂眼神飘忽:“我哪有,我没看了。”

  对上秦遇和秦怀铭怀疑的目光,他急了:“真的。你们不知道。赵锦州那个臭小子,他告我状,我爹娘现在管我管得可严了,还缩减了我的零用钱。”

  秦遇和秦怀铭低头忍笑。

  赵锦堂大倒苦水,那架势仿佛赵锦州在这里,两兄弟就能立刻干一架。

  然而秦遇和秦怀铭知道,赵锦堂只是嘴巴说说,其实赵锦堂很疼他弟弟,不然赵锦州也不敢跟他玩闹。

  闲话的时间总是很快,三人分别,各回各家。

  秦遇进到后院,小毛驴叠声的叫起来。

  张氏忍俊不禁:“这驴子挺通人性,半天不见它哼哼,你一回来它就叫个没完。”

  秦遇乐了:“是吗。”

  午饭后,他拿了两根胡萝卜走过去,小毛驴叫得更欢了,秦遇把胡萝卜喂它,顺了顺它的毛。发现有一小块地方的毛发打结了,他转身拿了块帕子,用温水浸湿再拧干,给它擦掉,重新捋顺。

  小毛驴把胡萝卜吃完了,忽然蹭过来,秦遇没防备,让它蹭了个趔趄。

  小毛驴扬着脑袋,眯着眼睛,露出整齐的牙齿,恩昂的叫出来。再傻也知道这小家伙在笑他了。

  秦遇啼笑皆非,揉了一把驴脑袋,才往外走。

  或许是这次夫子抽查,他表现不错,刘文杬有一段时间没找他麻烦。

  然而不等他松口气,这小子抽疯似的变本加厉,还放出狠话,让他别得意,最后一定会超过他。

  秦遇无力吐槽,寒风中,他骑着小毛驴前往殊安寺。

  说来不好意思,他会骑驴还是住持教的,他最开始有些怕,但是毛驴很亲他,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上手了。

  他牵着驴子熟门熟路去了寺庙后院,住持在看经书。看到他了,起身过来,摸了摸小毛驴的脑袋。

  秦遇心想这小东西还真招人喜欢。

  “早上下了小雨,这会儿又湿又冷,难为你还跑过来。”

  秦遇笑道:“既是约定好的,岂能因为寒意失约。”

  住持是位有大智慧的人,秦遇很荣幸自己能够跟着他学东西。虽然住持并不承认他教了秦遇什么。

  他们进了禅房,小毛驴也被允许进去。用住持的话来说,万物有灵,既有庇寒之所,何必让其受冷。

  秦遇对住持敬佩更深,对比之下大感惭愧。是以每次跟住持交流一番,他回去面对刘文杬都特别的平静。

  落座后,秦遇才看到住持刚才看的是《金刚经》。

  没多久,禅房里就传来一道讲解经文的低沉不失温和的声音。

  第20章 以己度人

  年假的时候,赵锦堂和秦怀铭跟着秦遇一起去了殊安寺,可惜赵锦堂和秦怀铭二人对佛经不感兴趣,宁愿大冷天在寺庙闲逛,也不愿意在禅房听住持讲经。

  住持也没强求,让他们随意活动,赵锦堂笑嘻嘻恭维了住持几句,然后麻溜儿闪人,临走还牵了秦遇的小毛驴。

  赵锦堂可稀罕了,他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有灵性的牲畜。

  他给小毛驴顺了顺毛,趁机翻身骑上去,结果还没得意一会儿,小毛驴就尥蹶子,赵锦堂心里犯怵,赶紧下地。

  秦怀铭也吓了一跳,扶着他站稳后,毫不留情嘲笑:“该!”

  “这毛驴就认秦遇,你非要强上,吃教训了吧。”

  赵锦堂吸了吸鼻子,冷风直往他肺里钻,激得他冒鸡皮疙瘩,他怨念道:“我这不是不信邪嘛。”

  秦遇在的时候,他们可以骑一骑这头小驴,这会儿秦遇不在,小毛驴当真半分面子也不给。

  秦怀铭从袖子里掏出一根胡萝卜,喂到小毛驴嘴边,小毛驴呃啊呃啊地叫了两声,才骄矜地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