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阿萁笑:“我只说,不过空话一句,不如过几日我制几把送去贵寺查验,监寺焚香后觉得可行,再另行商议,如何?”

  监寺笑道:“施主行事不焦不躁,甚合贫僧之意。施主香坊改日另制线香,一并捎来寺中,寺中香客幸许亦有可求。”

  阿萁忙应下,送走千桃寺监寺后,阿萁去江家寻了江石,一道翻拣仓库,檀香粉也有藏,量却不多。

  江石道:“桃溪没有香行,要去宜州,檀好优次我却不大通,这趟不如你随我和阿煦一道去?”

  阿萁扭头看他:“江阿兄几时去栖州?”

  江石笑起来,不用多说一言,她便能知他的打算,遂答道:“陪你买香粉回来便去。”

  阿萁又是不舍又是不解,问道:“阿兄,为何不等开春了再去?”

  江石道:“一来入冬后得闲,二来我想年底,大凡过年节的,不拘哪州哪地都想着过一个宽裕年,这时去收货,想来比往常更热闹些,就算寻常人家也想换点钱过年买块肥肉买点油米。”

  阿萁道:“但素,年底也更乱,咱们这边家家户户都还算度得年日,到了年底也多贼骗呢。”

  江石哪有不知此理,道:“富贵险中求,再说,栖州就没有不乱的时候,十人之中,贼、骗、拐能占去三个。”

  阿萁皱眉,道:“季侯赠我的健仆都有好身手,阿兄带去几个。”

  江石笑看她:“不用,他们太张扬了些,不似市井杂流,我在桃溪寻得我阿爹的几个旧识,有老有少,虽是鸡鸣狗盗之徒,却正好与栖州那块合流。你不用担心,我也雇了几个亡命之徒。”

  阿萁略略放下心,暂按下这话,知会了施老娘,叫上卫煦借了沈家的船去宜州。到得宜州不及看府城风光,匆匆到了香行,几把香行的几样香粉搬了个底朝天。

  香行掌柜苦笑,道:“先前我们卖香粉,除却店中自用,寻常人家合香丸,压香篆,哪用得这多许。”想想又道,“小郎君,这次仍按旧价,下次再来小店便要提价了。”

  阿萁等人也大为无奈。

  回途,卫煦忽问:“萁娘,沈家主那可有对策?”

  阿萁叹气道:“沈家主的船客鲜有做香粉买卖的,纵有,也是各地收了货卖去了禹京,如今禹京……”禹京再多的香粉悯王也能吃下去,哪还有余的分开她,再说,那边还有她的份,真截了来,也是大锅小碗都是自家的饭食。

  江石道:“我去栖州时留意一下各种草香,别的许没有。”

  阿萁道:“倒是好的香料不缺,现在香坊里耗得最多的便是寻常供香,里头松香木粉、藿香、艾鸡骨香……反倒这些缺得得很,檀香、沉香用得少,反倒不显,只是,等千桃寺开始供好香后就难说了。”

  江石道:“现在正是紧俏时,听说圣上线香的旨令已颁了下来,各地得闻后,定有一股风潮,过后,应当会有所平缓。再不得,托沈家主想想办法。”

  阿萁托腮笑道:“沈家主也在为这事奔走呢”又呢喃道,“也不知京中是个什么景况,唉!山高水远的,纵得的消息也都落了一截。”

  姬殷那边已乱成一锅粥,他行事高调张扬,又不避忌,保国寺何等人潮,线香一出一夜之间如一股狂风扫过了整个禹京。姬殷手底人才倍出,早比阿萁这边制得贵贱各样线香,一时间街头巷尾、深宅内院、朝野上下皆在谈论线香之利弊俗雅。

  有文人雅士怒斥线香乃俗物,香杂味燥,无一丝静心养气之效,商贾信徒却大赞线香乃虔诚通灵之品,更能感应明神。

  不过,姬殷却遇到□□烦,朝会一个御史直列了他数条罪,差点没把姬殷的鼻子给气歪掉。

  第138章 逐利之蝇

  攫民之脂膏而肥己。这是御史章进就线香一事摁在姬殷头上的罪状。

  章进在朝会义愤填膺、正气凛然、呜咽哽咽,泣诉道:“微臣曾闻,野有农妇,衣不能蔽身,从食不能裹腹,上有垂垂老人待养,下有嗷嗷稚子哺,然,缸中唯有陈米一捧,农妇却换香一束,供于佛前……荒唐至甚,悲凉至甚。拢息香不添陋息馨宁,却累农家饥荒…然,朱门高户,丝竹歌舞,悯王高床软枕,食民之脂奉,竟无一丝怜下愧疚之心吗?”

  章进在那泣不成声,姬殷直翻白眼,拿眼角余光去看他爹,线香姬景元还占着份子,莫不是光拿红利,半点活也不干的?

  姬景元一副线香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模样,连那道禁香令都好像不是他下的,将脸一板,问姬殷:“悯亲王,可有此事?”

  姬殷咬牙切齿,姬殷无所畏惧,身为皇子,他不私交大臣,也无心私底争锋,虽有些悖逆,却算得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有人敢将屎盆子扣在他头上,他非得将那人的屋宅变成臭屎坑。

  户部尚书正隔山观虎斗,想着如何趁此良机将线香收之国有,看姬殷俊秀无双的脸上不见怒气,反倒泛着冷笑,暗道一声不好。

  果然,姬殷先问章进农妇拿救命米换一束香,是真有其事,还是道途说。若是真有其事,那章进应责问天下道僧神佛,问神佛为何不点化其信徒,莫不是其愚堪怜不可度化;问道僧为何不阻这束血泪香,莫不是其诚当许正是佛家所求?

  章进听得都傻了,元祖起义时因为缺钱,掘墓倒寺,死人和僧人都睡不安稳,然而,时易事移,如今天下太平,佛家重兴,章进百个胆子也不敢跟整个佛家为敌。他要是把佛家吸血信徒的锅上去,明日保国寺高僧八成要坐化在他家门口。章进冷汗涔涔,姬殷那张昳丽的脸瞬时如同鬼刹。

  姬殷尤不知足,想他横行禹京,却有人当他是个软柿子,冷笑一声,道:“御史风闻奏事,是为鸣天之不平,束权贵之用骄逸,这是为公之心,不过,章御史怕是不配,你风闻为得却是你的私心。听说你小舅子的小舅子开了一家香铺,香丸以分计价,我还听那香铺里有丸什么梦周香,一分价计百文,一钱价计千文,一两价计万文。章御史你小舅子的小舅子的一两重的几丸香丸子能卖十两,十两银却能买我家线香近千支。敢问章御史,到底是谁攫民脂民膏以肥己? ”

  章进气喘如牛,抖如筛糠,指着姬殷怒道:“你这是狡辩,何况,我的小舅子的小舅子与我何干?”

  姬殷看他几眼,摇头笑道:“章御史,这话说得就无趣了,有没有干系的总是你门上客。”

  章进腿一软,整个瘫在地上。

  姬殷哼了一声,似看一滩烂泥,姬景元瞪他示意他见好就收。姬殷正火冒三丈,哪里管这些,冷声道:“说是为义,不过为利,你们哪家没有铺面田地租赁与他们,哪家没有因着近邻近亲看顾几分,既贵了就别论清字,好处得了,名声得了,心照不宣,左右谁家没有挤挤囊囊一屋子人要养,不抢不夺谁又说三道四。只是吧,这红眼病却是要不得,小王我不过多赚了几两金,一个一个不知怀着什么心思,跳起来为民做主,不过是王八看绿………”

  姬景元忍无可忍拿起案上的一支御笔就朝姬殷砸了过去,在他颊边留下了一道绯色的朱砂印,不见狼狈,反衬得他颜色如玉。

  姬殷老实跪下,大朝会上无礼,活该他了倒霉,不过,无所谓,骂得痛快啊。

  一个朝会,章进这个顽童捅了名为姬殷的马蜂窝,蜇得在场之人满头包,加上姬景元上年纪,待子女更为优待,恼羞之下无一人讨得好。

  桃溪这边,徐明府说到家书,阅后放在火上烧了个干净,家仆今日去了千桃寺,回来巨细靡遗告寺中的各种热闹。

  “这线香倒真是一只金鸡啊。”徐明府这种从来引商为贱之人都有些眼红,道,“三家村的施家是如何得到香引的? ”

  家仆道:“不是说悯王夜梦拢息香,出游遇见施家小娘子了,令她解惑,这才得已香成,因着这份机缘,悯王才与她一张香引。”

  徐明府斥道:“胡编乱造之语。”

  家仆挠挠头,不解:“不真?”

  徐明府轻蔑一笑:“悯王何等人物,己身虽无十分才干,也是龙子龙孙,王府之中难道连个调香的也无,还须外人为他解忧。怕是夜梦线香之事不过胡谄,制香人是施姓村女,只不过,悯王图谋佳名,按到了自己的头上,再补偿村女一张香引。那施姓村女长贫乍富,心中非但无有怨言,反倒对了悯王感恩戴德。”

  家仆小心笑道:“小的细打中了一番,那施家几辈都是草根泥腿,祖祖辈辈都靠着几亩祖田吃饭,如今真个是天翻地覆,买地办坊砌屋。换成小的,做梦都要笑醒,如何不对悯王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