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1 / 2)





  到后来,每每到永宁宫,帝后总要吵的不可开交。

  宣德帝专宠林贵妃,纵容林贵妃对孝端皇后不敬,孝端皇后是世族贵女,一身傲骨,不屑与林贵妃争宠,林贵妃却得寸进尺,处处挑衅,孝端皇后忍无可忍,命人掌掴林贵妃。

  林贵妃转脸告到了宣德帝跟前,宣德帝心疼爱妃,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了孝端皇后,孝端皇后对宣德帝的无情与刻薄失望至极,郁郁寡欢。

  贵妃又在宣德帝面前吹枕头风,说孝端皇后对宣德帝心生不满,多加抱怨,永宁宫里的宫人都知道。

  宣德帝大怒,跑到永宁宫质问孝端皇后,夺了她的凤印,幽禁在永宁宫中,还抱走了刚刚出生没多久的五公主。

  孝端皇后身心俱疲,丈夫的绝情和对女儿的思念让她像一朵掐了根的花朵,迅速凋零,因为思念女儿,她抛下骄傲,跪在永宁宫门前求宣德帝原谅,却得知小公主因为宫人疏忽,半夜感染风寒,不治身亡。

  彼时,汝阳王刚被驱逐出皇城,太后出宫为国祈福,前后也不过半月光景,宫中便发生了这样的大事,连夜回宫,见到的便是奄奄一息的孝端皇后。

  太后震怒,命人杖毙贵妃,贵妃却在此时被诊出有孕,六皇子小小的人,带着尚在襁褓的四公主跪在太后宫门口求情,五皇子已经失去了母亲,如何再叫六皇子四公主也没了母亲,皇子公主可怜,何况太后心里明白,贵妃固然可恨,造孽的,却是她儿子。

  孝端皇后去后一年,朝堂众臣上奏重立皇后,英国公府担心皇后出自其他世族,对五皇子不利,便由英国公夫人进宫跪请太后,送了嫡次女入宫,也就是如今的傅皇后。

  傅皇后容貌肖姐,比孝端皇后小七岁,亦是国色天香,即便不论出身,单看容貌,不知要比贵妃强多少。

  太后实在不明白,她那混账儿子是怎么想的,放着两任如花似玉的妻子不宠,偏宠出身低微的林贵妃,孝端皇后那会倒也还好,皇帝好歹愿意进永宁宫,生了五皇子和五公主,到了如今的皇后这里,除了初一十五,竟是连永宁宫的门都不去了,难不成,就是为了和她这个做母亲的作对?

  傅皇后走到太后跟前躬身行礼,太后温声道:“起吧。”

  傅皇后站起身,站在她身后的宫人手里端着红漆描金托盘,盘子上摆着厚厚的一摞册子,不待太后问,皇后主动道:“母后,这些册子上的秀女都是儿臣亲自挑选,品貌端庄,儿臣想请母后再过目一遍。”

  秀女三年一选,早些年选秀,总有秀女因为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落选,贵妃每回选秀都要到秀女居住的寝殿,好些个秀女因此连宣德帝面都见不到。

  傅皇后入宫后,对选秀格外重视,从第二轮选秀开始便亲自监督,确保不会因为宫人疏忽,漏掉一个貌美秀女。

  是以这几年入选秀女数目大大增加,后宫充盈,好多上届的秀女,宣德帝连面都没见过。

  皇后把册子呈给太后,太后看到那厚厚的一摞名册,脑壳都疼了。

  她粗略看了一眼,竟有上百号人。

  “这么多,都是容貌端庄?”

  傅皇后回道:“能被家中送入宫选秀的,自然是家中长相最好的,至于家世就更不用挑选,都是官家小姐。”

  太后道:“那也不能选出这么多人,这都第三轮了,难道上百号人,都要往陛下跟前送?你好歹,也刷些下去,选个二三十人让陛下过目便可。”眼下后宫皇子皇女众多,并不是急需充盈后宫,绵延子嗣的时候。

  “好些个漂亮的,儿臣想着若是连陛下面都没见,就发落回去,万一有陛下喜欢的,岂不可惜。”

  太后把册子往托盘里一丢,没好气道:“你倒是不挑,又不是给你选秀,你管她可惜不可惜,你有这功夫,就不能在陛下跟前上点心,你都入宫这么久了,若能生个一儿半女,何至于让贵妃骑到你头上去。”

  这话太后不知跟傅皇后说了多少回,傅皇后不以为然,若是生了孩子就不会被贵妃骑到头上,那姐姐又何至于落到那个下场。

  第9章 不配

  太后见皇后一副不上心的样子,叹了口气,别的妃嫔,都想方设法把陛下往自己宫里拉,皇后倒好,皇帝偶尔去了永宁宫,她都留不住人。

  太后抿着唇,半眼不瞧皇后拿过来的册子。

  皇后含着笑伸手把册子拿过去,翻开第一页,道:“母后,您瞧瞧这个,这个真不错,礼部尚书家的女儿,年十七,容貌秀丽,儿臣召见过她,举止娴雅,温婉大方,儿臣还特意命人带来了她的画像,母后要不要看一看。”

  太后冷哼一声,对皇后给皇帝选妃这热乎劲是彻底服气了。

  “倘若不是知道你惯来如此,哀家都要以为你是收了礼部尚书府的好处了,那礼部尚书家的小姐还未入宫选秀,她父亲就给她造势,说什么大方雍容,国色天香,礼部尚书府想做什么,这是想一步登天吗?这样的出身,你把她弄进宫来,是想让人跟你争后位吗?”

  太后把皇后手里的册子夺过去,按着她的手拍了下。

  啪的一声。

  皇后纤细的手背浮现一抹红痕。

  太后怒其不争道:“你呀你呀,哀家与你说你的事,你总是扯东扯西的不上心,哀家说多了,又怕你嫌哀家唠叨,哀家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皇后赶紧起身,端了一旁的茶盏递给太后,“儿臣有错,母后尽管教训,可别自己气坏了身子。”

  太后看着她那张肖似孝端皇后的脸,拽过她的手,在她的手背上摸了摸,心疼道:“你这个性子呀,比你姐姐还倔。”

  皇后顺势挨着太后坐在榻上。

  “你入宫都七年了,也没生下一儿半女,太医也查了,你身上没问题,你与哀家说说,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皇后目光微动,低头咬着唇,不说话。

  太后道:“哀家一直以为,皇帝是因为哀家的缘故,牵连了你,故不愿意往你宫里去,上回,哀家与皇帝提起过一次,让他多去你宫里几次,他当时就冷了脸,说他堂堂一国之君,到了永宁宫,连口热乎饭都没有,阿琦,永宁宫的宫人,还不至于苛待你一个皇后到连饭都不做的地步吧。”

  太后仔细瞧着皇后面上一丝对入宫多年无子的悲痛也没有,面色沉静,好似生儿育女,都与她无关一样。

  当年孝端皇后的事,让太后伤心不已,那恬静又美好的少女,是她一手带入宫中的,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太后内疚悔恨。

  后来英国公夫人说要嫡次女入宫,她本不想应允,但英国公夫人铁了心的要把女儿送入宫,即便不能为后,为妃也行,总不能让五皇子一个孩子,孤零零的在宫里头,无人照拂。

  因为对孝端皇后的内疚,太后无法拒绝英国公府的请求,皇后入宫后,皇帝对皇后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眼瞧着她又要延续孝端皇后的处境,甚至连个孩子都没有,七年了,太后一直以为皇后无子,是皇帝故意冷落,如今看来,似乎另有隐情。

  皇后目光微动,道:“儿臣每年快入夏时,胃口便不太好,晚间若是吃的太多,腹中积食,夜晚便难以入眠,因此,儿臣时常让人撤了晚膳。”

  太后盯着皇后的眼睛,“那还真是赶巧了,皇帝每回去你宫里,都是你不用晚膳的时候,即便是你不用晚膳,皇帝去你宫里,你也不能命人为皇帝做晚膳吗?永宁宫的御厨,都是摆设吗?”

  皇后紧紧的捏住手心,跪到地上。

  太后恍然,什么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