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章(1 / 2)





  我彻底怔住。

  他道:“在马车之上,我说担心你与太子为敌,那不过是说给修竹听的,对太子,我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我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他的语调冷静而又沉稳:“方才我所述的那番局面,是风离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实情。风离自以为算无遗策,将所有人都视若棋子,殊不知,从我挟持你离开公主府那一刻起,他已沦为我们的棋子。”

  他注视着我,深不见底的眼眸中流动着一种我看不懂的东西,“这一战,我有必胜的把握。”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宋郎生。

  仿佛胸有万千沟壑,仿佛弹指间已变成了操纵这盘棋局之人。

  我静默良久,却没问他究竟想如何扭转局面,只轻声道:“既然你早有打算,既然你不会死,为何在山洞之中你还要烧了衣裳?难道,为了瞒过风离,为了让这场戏演的更逼真,你宁肯我忘却记忆痛心疾首,也无所谓么?”

  宋郎生浑身一僵,牵起我的手,“我,我怎么可能……”

  我甩开他的手,“那就告诉我理由!”

  宋郎生眉心微悸,睫毛垂下复又抬起,目光飘忽不决,我将这极其细微的犹豫望入眼底,只觉得自己的心愈发酸涩,视线倏然模糊起来,“原来由始至终,我都只是一个棋子的存在,只不过,原来是风离的棋子,如今,已变为你宋郎生的棋子。”

  我转身欲离,宋郎生一把握住我的手腕,力道之大握得我生疼,“你怎么可以这么想我?!我不告诉你,我不告诉你是因为不想让你参与其中,不愿让你左右为难,不要由你做出选择!”

  “什么左右为难?什么做出选择?我听不明白。”

  宋郎生深吸口气,终于开口:“既然你想知道,那我问你,这么久以来,你就从未想过风离是谁么?”

  我乍然抬起眼,“风离?他行踪诡秘,又从未以真面目示人……”

  “他为何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又为何会对公主你了若指掌?他凭什么能伪装成明鉴司的影卫,又从何知晓你我的过往?”

  “因……因为采蜜?”

  “采蜜是孤儿,自幼在你身边与你一起长大,连皇宫都没出过几回,她能从哪里识得风离,并甘愿为他背叛你?”宋郎生的话宛如风,一点一点的吹散盘旋在真相前的迷雾,“这两日,难道你就没想过,何以你服下解药之后并未失去两年的记忆,也未尝受锥心之痛么?”

  脑海里尚未反应过来,心却不由的想要去逃避,我茫然启了启唇,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宋郎生沉声道:“因为……风离给你下的药便不是必死之毒,打从一开始,他就不忍杀你。”

  我下意识的摇了摇自己的头,心辣辣地疼痛起来,宋郎生说到这里,像是下定决心般, “或者,应该这样问,他孑然一身,既非权臣亦不似聂光拥兵万千,纵能以诡谋除掉太子,又凭什么能坐拥这片江山呢?”

  凭什么呢?

  其实,我偶尔回想起那夜在悬崖边,当风离见我有了寻死之心,脱口而出念着那个“小”字,之后究竟是什么。

  我闭上眼,任凭泪珠滚落而下,心中已有了另一个声音替我做了回答。

  小妹。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在蜜月回来后第五天就写差不多,结果重写了两遍,这是第三遍。作者已疯,求不打死,让我抓紧继续。

  ☆、第五十章 (完整)

  在当今太子登上储君位置以前,大庆的东宫之主乃是名冠京城的庆王殿下。

  嗯,也就是我一母同胞的大皇兄,萧景岚。

  立国之初,父皇皇权未固,膝下无子,饶是夜夜辛勤劳作,后宫嫔妃的肚子皆是悄无声息。就在几位皇叔躲自家府里搂着各自的娃儿对那金灿灿的宝座浮想联翩的时候——母后有孕了。

  大皇兄的来临如同及时雨一般,不仅令皇权尘埃落定,更重要的是令父皇重振雄风,恢复属于男子汉的尊严。

  也正是大皇兄出生的那一年,后宫的嫔妃们接二连三的喜讯连连,除了偷偷蹲在家里哭泣的皇叔们以外,可谓是普天同庆,万民同贺。那一日,父皇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大皇兄登高望远,眺山岚缭绕,遂叹曰:“岚于巅峰之上,罩笼锦绣河山。景岚,切不可辜负朕之厚望吶。”

  大皇兄倒真没辜负父皇的期望。

  他自幼聪慧机敏,不到七岁各家大学便已是纯熟舒徐,骑射武艺亦是出类拔萃,更难得的是他待人亲厚,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皆是随和有礼,从不恃宠而骄,这一点,倒是与我大相径庭。

  好罢,我承认我幼时是被宠的有些目中无人,不仅不爱学习贪吃贪玩,稍有不顺心便爱乱发脾气迁怒于旁人,偏生母后的教育是无为而治,父皇对我的溺爱简直毫无原则,以至于连后宫的嫔妃见到我都要远远绕开,其他人又岂敢多说半句不是?

  除了大皇兄,也只有大皇兄。

  我听人说,到我三岁为止,抱我最多的人不是母后也不是奶娘,而是大皇兄。宫中的嬷嬷回忆起来是这样说的:“爱哭鬼公主还是小婴儿的时候连皇上都哄不拢,可那才五岁半大的皇子一抱起她她就乖了,真真是奇了。”

  三岁前的记忆我是半点也想不起来了,三岁之后父皇为了磨练大皇兄把他送去祁连山拜高人为师学武论道,再回到宫中又已过了三载。

  六岁的我正是最无法无天无理取闹的时候,听闻大名鼎鼎的皇兄要回来,只把他当成是要来瓜分父皇宠爱的敌人,心中不仅不大喜悦,反还有几分抗拒。所以就在一大家子人齐齐于殿外迎他归来的时候,我低着头闷声不乐,连瞧都不愿去瞧他。

  谁知他拜答过父皇与母后的嘘寒问暖之后,一扭头就望到了藏在人群后的我,我耷着脑袋看着那双鹿皮朝靴离我越来越近,直待在我跟前站定,身子骤然一轻,他竟肆无忌惮的将我一把抱起,然后我看到了那爽朗清举的面容上,眸中光芒如琉璃般闪烁,他笑道:“我们襄仪都长这么高了啊,可有想念皇兄?”

  那是大皇兄给我的第一印象,与其他拘于礼数的皇兄都不一样,他笑起来的样子仿佛比天上的太阳还要明朗。

  可我这明朗的皇兄待我却并不似父皇那般纵容宠溺。

  我记得有一回,我因为侍奉的小宫女打折了我心爱的翡翠簪子而大发雷霆,不论那小宫女如何哭着求饶我都让嬷嬷把她逐出宫去,恰好皇兄路过瞧见了,他并未阻挠我,只让那嬷嬷听从我的吩咐照搬便是。

  过了没多久,皇兄邀我溜出宫去玩,我欣然而往,不想却在路边看到了那被我赶出宫的小宫女。她一身褴褛跪在街边乞讨,几日功夫居然消瘦了一大圈,也不知究竟饿了多久。我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呐呐问皇兄道:“她为何沦落至此?我只让嬷嬷赶她回家,并不愿看她流落街头啊……”

  皇兄缓缓道:“皇妹在赶走人前难道没有问过嬷嬷么?这姑娘早已失去双亲,是被后母卖入宫中,因惹恼了你而被赶出宫,又受了杖刑腿脚不便,她没有银子找大夫医治,又无以为生,不去乞讨该如何存活下去?”

  我陷入浓浓的愧疚中,一瞬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皇兄柔声问道:“摔坏你的簪子她可以接受她应有的惩处,可妹妹,平心而论,她当真罪该至此?”

  我摇着头抹干眼泪,“是我不好,我要接她回宫,治好她的伤好好待她。”

  皇兄微微一笑,轻轻抚着我的脑袋:“量宽福厚,器小则禄薄,日后你总归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