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章(1 / 2)





  我也已经尽力了,只好说:“马马虎虎,长句太长了。”

  后来隔一天的面试,我又见到了她,这次我们主动打了声招呼,她说:“hi,我叫许青蓉。”

  我冲着她笑笑说:“我叫李葭豫。”

  我进去一个房间,总共要进行三轮面试,首先是人力资源主管与我谈,然后是一个专门的英语口语测试面试,最后与合伙人谈。

  到最后一关的时候,我好担心进来是孟宏辉。

  结果证实是我想太多了,秘书小姐引进来的,是一个我不认识的穿西装的中年男人。

  最后结束握手时,hr笑着跟我说:“我们主任对你的英文表述能力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一周后我作为宏辉律所这一批新招入的三位律师,和三个助理律师的其中之一,开始正式上班。

  第一天报到时候,我在入职的新同事中看到了许青蓉。

  她显得很高兴,兴奋地喊了一声:“葭豫!”

  人事和行政部门的施女士接待我们,她三四十的年龄,剪好看的短发,性格比较热情,施女士将我们引荐给所里的工作人员,宏辉律所现在有五位高级合伙人,其中有三位联合创始人,包括斯成,孟宏辉和胡大山。

  宏辉是孟宏辉和斯成两人一手创办的,据说孟宏辉始终不同意他退出,但斯成的确分不出时间精力来管这边的事情,持股的份额已经很少,后来律所渐渐扩大,另外由三位资深律师入股,所以其实大部分的人,我都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后勤主管也不再是麦琦,而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干练女士。

  施女士带着我们走上楼,便走边说:“这是老板的办公室,其中包括我们律所的创始人——孟主任的办公室也在这。”

  旁边的一位助理姑娘说:“我看电视上见过孟律师,好帅。”

  施女士望着我们:“各位,孟律师已经结婚了,不过——我们律所的联合创始人其中一位,是现任银山集团的总裁斯先生,未婚多金,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怎么说来着,极品帅哥。”

  几个女孩子露出心驰神往的目光。

  我这时低声问了一句:“孟律师今天在吗?”

  施女士笑笑说:“孟律师出差去了,今天由另外一个合伙人古主任接待你们。”

  我们入职的几位新人,经过了入职培训和一段熟悉工作方式的适应期之后,工作的内容和强度就迅速加大了,我在律所里一开始应聘的就是非诉讼业务的部门,进入之后细分到了现代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协作所里的大律师负责的大型上市公司的投资、并购、组建的所有相关法律文件的制作和全部的合同审批工作,自己能独立负责一些比较普通的调节纠纷和仲裁的案子。

  宏辉律所现在已经进入了公司制式的管理,而且由于工作的多数的是商业合作,所以人人统一正装,一水的衣冠楚楚的精英出入。

  斯爽再也不在公司出现,偶尔我知道她过来找孟宏辉,都是在楼下的车里等。

  孟宏辉当然知道我在他手下干活,但我诚心拜托过斯爽,他也知道避嫌,只在入职那天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抽空请我吃饭,其他时候,在所里,我基本很少见到他。

  偶尔我能见到他领着助理在律所里匆匆而过,或者偶尔一个月给我们开一次会。

  孟宏辉如今大状风范十足,穿名牌西装,梳油头,面容冷峻,脚下生风,司机提着他的公文包,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我站在玻璃窗边喝红茶,觉得有点感慨。

  那个在春森路的小律所,那些我做着功课,听到他们小两口在办公室小声讨论吃什么的日子,永远地过去了。

  在正式进入律所之后,孟宏辉还是照顾了我,因为带我的大师父是旧人,孟宏辉的昔日助理方敏华律师,他在南大读了一个法学博士,如今升级做律所顾问,主管了整个律所的商法业务,那一期方律师正接了帮一个外资公司在中国创建分公司的案子,有一天律师助理临时有事请假,我忙着查阅一个相关款项的法律文件,光是写memo就写到手软。

  因为对国内的司法体系基本没有深入的接触,想各方面的都多学一点,我还给偶尔给负责刑事辩护的雷主任打下手,偶尔跟他去高院开庭,他自己带有助理,我只是送送文件。

  许青蓉进了民事诉讼部,这是宏辉一开始做得最好的业务,后来即使在商法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孟宏辉也不愿意丢了这个部门,但人数不多,只有一个主任一个律师,加上吴青蓉一个新招聘的律师,但民诉主任却是业界的大神。

  我们下班偶尔一起去吃吃饭,宏辉律所是本市十佳律所,有些时候会接到一些公益案件,比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中心和工会的法律中心委托过来的案件,由于是无偿服务的,大律师一般没空接手,因此大部分的民事诉讼都转到了许青蓉手上。

  那一阵子她在打一个建筑工地民工受伤赔偿的官司,我还陪着她跑了几次开发商的工地,两个人弄得灰头土脸,九点多才回到城里吃饭。

  生活很忙碌,每天下了班,在外面吃了饭,或者买了菜回家下厨,洗个澡躺在床上,有时间看一会儿案子,或者看看电影。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67章 六七

  二月份的时候,麦绮提早剖腹生产,产下一个女儿。

  我那天正好有工作,手机快被斯爽打坏,她自己守在产房外面,怕得要死。

  我下了班就打车往医院赶。

  医院生孩子的人特别多,有经过的护士笑着说:“你们是家属?这位小姐紧张过度。”

  斯爽拉着我的手直跺脚:“好害怕,我生的时候也这么可怕?”

  我们俩如临大敌地握着手站在产房外,终于等到婴儿啼哭,护士抱着宝宝出来,麦琦是剖宫产,月子期间的保姆早已请好,斯爽和保姆一起去了病房,我继续留在手术室外等麦绮。

  宝宝出来后快一个小时,还没见麦琦出来。

  我拦住一个从手术室出来的护士问:“里边的妈妈怎么还没出来?”

  护士戴着口罩问:“你是家属?”

  我点点头。

  护士说:“产妇子宫内有肿瘤,产后做手术一并摘除。”

  我吓了一跳,我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只好佯装镇定地问:“那现在手术情况怎么样?”

  护士说:“宝宝平安了就是奇迹了,我们主任亲自做的手术,你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