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章(1 / 2)





  “那是皇上金口玉言夸过的,你再说一句,当心隔墙有耳被人听了去,砍了你脑袋。”

  张英直叹气,有时候觉得,娶媳妇儿还是该娶个聪明的。顾三这样的,虽不是绝好,可只要衡臣喜欢,又有什么了不起?

  衡臣乃是次子,往后家里也不须他挑大梁,张廷瓒已俨然未来的一家之主,这一家子往后交到长子手中,张英是极放心的。

  吴氏闻言,有些闷闷不乐起来。

  不过皇帝都说了,能有个什么办法?话说回来,总不能平白无故地夸她,这儿媳兴许不是她想象之中的那么差劲。

  左右这事情自己也拗不过来,索性不问了。

  吴氏是家里头公认的脑袋不大灵光的,唯一的一个好处兴许就是不爱动脑子,得过且过罢了。

  她今儿来,是为了另一桩事情:“老二的婚事要定下来了,老三的婚事,我却有想法了。”

  “嗯?”

  老三今年也不过十七,要说成亲,其实还不急,不知道吴氏是怎么想的?

  张英问她看上哪家姑娘了,结果吴氏说是大儿媳那表妹。

  张廷瓒发妻陈氏玉珠,乃是桐城县令的姑娘,高嫁进来的,体弱多病,这几年都调养着。她有个表妹,叫陈玉颜,却是容貌姣好,年纪与张廷璐相当,是个活泼伶俐的人。

  当初他们回桐城祭祖,就有这陈玉颜来照顾表姐陈玉珠,吴氏看着还算仔细。

  吴氏把这陈玉颜一夸,又说张廷璐上次跟这姑娘一起出去游过灯会,两个人似乎还挺能看对眼

  到底事实是不是如此,却是需要另待考证了。

  张英想想,也就应了,“这事你还是多问问老三的意思,别最后闹得小辈们都不高兴。”

  张英还想提点两句,吴氏就已经欢天喜地地站起来,“那妾身这就去说说了。”

  张廷玉走过来的时候,只瞧见吴氏的背影,也就没上去请安。

  他告门进来,张英叫他进去,父子两个又在一堂了。

  “父亲。”

  “恩,我前儿给你说过顾家回信的事情,顾三姑娘那边是没问题了,如今能娶她进门,也是咱们张家的脸面,你这眼光还算是不错。”

  张英笑了笑,一模自己的胡须,又指了前面的座位叫他坐。

  张廷玉垂首称是。

  张英又道:“不过媳妇儿娶进门,到底是用来疼的,我只怕你委屈了故人之女,所以今儿是来给你敲敲钟的。”

  张廷玉洗耳恭听状。

  张英于是道:“你顾家伯伯年纪也大了,膝下仅有三个子女,也唯有两个是嫡出。三鼓囊更是他掌上明珠,一是为着为父这情面,二是为着你自己。事情怎么做,你须得拿捏一个度。我不妨告诉你,今儿朝中出了一件趣事。”

  “……”趣事?

  张廷玉抬眼,看着张英。

  张英抚须,却拿起桌上一封奏折,不过没一会儿又放下了。

  “今科殿试一甲第一戴有祺,跟吴昺一同封了翰林院的学士,可今儿他辞官了,已经收拾东西回老家了。”

  张廷玉心中一凛,这戴有祺凭借出众的书法,生生从第二拔到了第一。

  这才不过十来日,怎么就辞官了?

  张英道:“官场上的事情,从来不是看表面,写得一手好字,并无大用。做官,靠的是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然后挥挥手:“我言尽于此,你自己好生琢磨去,有的事情万不可钻了牛角尖,好胜之心太强也不是好事。你内秀于心,才智不下于你大哥,万莫走错路。”

  万莫走错路。

  张廷玉躬身退出去了,可站在走廊上,却是长叹了一声。

  但怕是父亲想错了,这家里,走错路的往往是聪明人。

  张英一向是坚定的皇帝一党,从不参与下面的党羽之争。

  他更是教导自己的儿子也不要参与进来,可偏偏……

  张廷玉想起的,是大哥叫他附耳过去之后,说的一番话。

  不参与党羽之争的大哥,知道得未免也太多。

  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地过去了,藏在水面下的东西是谁也不知道的。

  顾府给孙府提亲,三书六礼折腾了好一阵,等到亲事定下来,已经是五月中旬。

  顾怀袖顶着大日头,去院里折了芭蕉叶回来,准备做一把大扇子,刚刚叫小石方把树叶取下来,就看见走廊上顾姣那艳红的影子。

  “姑奶奶?”

  “小姐,您顶着这大太阳在这儿晒什么呢,喜事上门了!”

  顾怀袖一怔,顾姣已经快步跑过来了,脸上堆满了笑。

  “张大人带着二公子上门提亲了!就是姑娘这一门亲事呢!”